追溯褚姓的起源变化历史
褚姓,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褚之后裔。相传,晋文公有个儿子叫褚度,其后代以封邑为姓,世代相传姓褚。褚姓,现行较罕见姓氏。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,在《唐书》中排第153位。
之褚姓寻根:
褚姓来自其他民族,褚姓源于褚氏。据史籍《风俗通》记载,褚姓出自褚姓。周朝初期,有一支褚姓人以邑为氏,并传自褚姓,是为褚姓得姓始祖。褚姓自上古进入古稀古老之际,活动于河南、安徽、河北、山东等地区。褚姓源于东北的褚姓。
外族基因的融入
明朝时期,北方战乱,北方兵临城下,褚姓向南各地迁徙,当时北方政权频繁失利,北地的褚姓向南迁徙,根据来自北方的褚姓,有可能由西北的褚姓、清朝初期的褚姓随着融入进入江南。与此同时,褚姓也有了不少分支,比如安徽黄山地区的褚姓人,与清朝闽粤地区的褚姓人融为一体。清朝时期,云南昆明白族的褚姓、许姓、赫舍族的褚姓,均多系出褚姓的族徽。褚姓与其它姓氏相差无几,主要分布在福建和广东两地。
历史上褚姓的分布和迁移:
先秦时期,褚姓活动于山东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安徽、湖北等地。秦汉时期,褚姓大约有100余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18%,排在一百零八千位。浙江为褚姓第一大省,约占全国褚姓总人口的11.8%。其次分布于福建、河南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北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宋元明600余年,褚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,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、南方迁移。全国重新形成了东南沿海褚姓人口聚集中心。
宋朝时期,褚姓大约有35万,约占全国人口的0.17%,排在第一百〇〇九位。宋、元、明600余年,褚姓人口主要由东南部向华中、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西北向东南的迁移,但是褚姓的人口流动却只有60万,中心地区很快就扩大到了褚姓人口的分 以下,目前褚姓人口主要由东南部向东南迁移,尤以南方地区为主要分布区。
明朝时期,褚姓大约有39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18%,为明朝第九大姓。